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国投宣布完全退出煤炭业务 新能源将成未来投资主力

2020-07-14 14:5890一号新能源

国投宣布完全退出煤炭业务 新能源将成未来投资主力

近年来,新能源的发展壮大逐步影响着传统能源相关企业的发展策略,一众企业纷纷把目光聚焦到新能源领域,调整能源业务规划。


3月4日,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国投集团”)董事长王会生先生表示,国投目前已经完全退出煤炭业务,未来将主要投资新能源。


作为央企中最大的投资控股企业,国投的动向堪称行业风向标。能源转型升级之际,国投宣布大力投资新能源领域,无疑彰显了新能源发展的巨大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国投宣布完全退出煤炭业务,并非是看衰煤炭的无奈之举,而是国家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国投宣布完全退出煤炭业务 新能源将成未来投资主力

国投退煤,主投新能源


2016年,国家组建煤炭资产管理平台,整合涉煤央企的煤炭资源。


随后,国投集团宣布在5年内全部退出煤炭业务,成为第一家从煤炭业务整体退出的中央企业。


而近日,国投集团对外宣布,目前已经完全退出煤炭业务,在国内不再投资火电厂,这比预计提前了两年多的时间。


实际上,国投在煤炭行业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从国投成立之初,煤炭业务就是其支柱产业之一。在2003年后的10年间,煤炭业务曾为国投创下了近280亿元的利润,盈利能力十分突出。


因此,国投的退煤并非是剥离不良资产的无奈之举,而是符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举措。对于国投而言,退出煤炭业务也意味着需要寻找到新的增长点。


据了解,国投集团未来将主要投资新能源领域,目前已经开始投资燃料乙醇、光伏、风能、储能等热门产业,同时也涉及一些海外资源的并购。


早在去年,国投就开始加大新能源领域的布局。2018年,国投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签订了400MW新能源项目开发协议,为国投开发国内中东部新能源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同年,国投集团开发了在广西的第一个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约25万千瓦时。此外,国投所主导的北安、调兵山等乙醇项目也陆续开工,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向好。


无独有偶,近日,“煤电老大”华能集团也表示今年将在优化发展煤电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布局风光煤电输用一体化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推进分布式能源建设。


实际上,目前国内众多能源企业纷纷表示看好新能源产业,并有计划在今年加大新能源的投资发展力度,可以预计,2019年的新能源市场将十分火爆。

国投宣布完全退出煤炭业务 新能源将成未来投资主力

全球多地掀“弃煤潮”


近年来,新旧能源的竞争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新能源的爆发对传统能源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尤其是煤炭行业。


近日,德国、芬兰、日本等多个国家掀起了一轮“弃煤”热潮。


当地时间1月26日早晨,在结束了长达20个小时的彻夜会谈后,德国宣布将在2038年前关闭所有的煤炭火力发电厂,这一历史性成就将帮助德国实现其2030年的减排目标。


在停止使用煤电的过程中,天然气将成为德国电力能源来源的后备选择,此外,新能源也将成为电力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前,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达沃斯举办的2019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承诺,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将从现在的38%提高到2030年的65%左右。


资料显示,德国国内煤电占比高达40%,是目前西北欧国家中最后一个以煤电为主要电力来源的国家。


实际上,德国并非近期唯一一个提出计划退出煤炭的国家。


在3月初,芬兰议会批准了到2029年5月1日淘汰煤电的计划,更有消息称,这一目标甚至有可能提前至2025年。


而在稍早的2月份,日本大型贸易投资企业伊藤忠商事发表声明,承诺将不再参与任何新燃煤发电和煤矿项目的开发,同时对公司现有煤炭资产进行严格评估并逐渐退出。


此前,日本最大的煤电开发商丸红株式会社也宣布逐渐退出煤电市场,转而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产业。


此外,英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都已经明确提出未来不久将禁止煤电的使用。可以看出,全球范围内新一轮弃煤潮正在席卷能源行业。


但实际上,由于不同国家能源结构的不同,是否退出煤炭产业并不能一概而论。


中国是个多煤、缺气、少油的国家,煤电历来就承担着能源领域的重要任务,因此完全“弃煤化”并不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而是应该推动煤炭向清洁高效的方向发展,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加大清洁能源发展力度,推动能源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对我国而言,与其说当下是新旧能源之争,不如说是新旧能源相互促进的阶段。“旧”能源未必不清洁,新能源也存在着海量的提升空间。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国内正处于能源转型的重要时期,新能源的崛起已成为能源行业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寻找机遇,加入到新能源的发展大潮中。


纵观全球能源行业,这一轮弃煤潮的出现给了新能源行业绝佳的发展机遇。2019年的新能源行业将有望再度迎来蓬勃发展的局面。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煤炭行业首个超高压液压软管试验系统投用
近日,煤炭行业首个超高压液压软管试验系统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建成并投入使用。该试验系统的建成,填补了矿用水射流式割缝压裂装置配套的超高压介质输送系统安全性能分析验证能力的空白,标志着煤炭行业已具备设计工作压力达100MPa液压软管的爆破性能、脉冲性能分析验证能力,能够为矿用水射流式割缝压裂装置可靠应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0评论2023-07-02544

山东能源集团李伟:建议组建煤炭保供联盟,实现全国煤炭保供“一张图”“一盘棋”
6月28日上午,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日照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3年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在日照举办。山东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出席开幕式,作主题发言。

0评论2023-06-30529

山西:煤炭大省的“美丽”追求
山西是煤炭大省,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炎炎夏日,记者走进该省多座煤矿,地面看不到煤渣已成常态。煤矸石山变公园,治理后的污水可以养鱼,瓦斯成为清洁能源点亮城市灯火……占中国煤炭总储量三分之一,长期以来,山西的荣辱都与煤炭有关。一座座煤矿的变化,背后是煤炭大省的“美丽”追求。

0评论2023-06-29562

生态环境部:今年已审批煤炭保供项目等环评14个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举行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透露,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已审批重大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煤炭保供、重大产业项目等环评14个,涉及总投资超过600亿元;1~4月全国共审批3.38万个项目环评,涉及总投资超过6万亿元。  综合环评审批情况来看,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行业发展迅猛,

0评论2023-06-011767

我国煤炭智能掘进亟待换挡提速
我国煤炭掘进工作面设备智能化水平虽逐步提升,但整体智能化水平要达到像综采一样少人无人,道阻且长。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和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构建煤炭工业智能化生态体系,到2027年,全省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以煤炭大省山西为代表,我国

0评论2023-05-292639

陕西:煤炭大省迈出“数智化”新步伐
操作员一键启动,地下采掘设备自主割煤、采煤……这是很多人对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描述。事实上,这样的描述已“过时”,并不足以展现如今煤矿的智能化程度。飞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工业的深度融合,正挖掘着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巨大潜能:智能地质勘测,智能采掘、运输,智能安全监控,智能洗选、装车……煤炭生产中的每

0评论2023-05-252332

陕西省煤炭智能化开采能力达4.1亿吨
拥有360多处煤矿、产能达8亿多吨的陕西,是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先行先试地区。特别是2020年国家出台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指导意见以来,陕西结合实际,更大力度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陕西依托科教优势,成立陕西省煤矿安全研究院,加强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大在煤矿顶板及冲击地压、水害防治

0评论2023-05-222264

陕西省煤炭智能化开采能力达4.1亿吨
拥有360多处煤矿、产能达8亿多吨的陕西,是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先行先试地区。特别是2020年国家出台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指导意见以来,陕西结合实际,更大力度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陕西依托科教优势,成立陕西省煤矿安全研究院,加强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大在煤矿顶板及冲击地压、水害防治

0评论2023-05-182690

智能化煤矿为煤炭增产保供发挥关键作用
近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任立新表示,据调度,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等7家重点煤炭企业,已建成智能化产能13.93亿吨/年,占其总产能比例的74.7%,综采工作面平均人员劳动工效提升27.7%,掘进综合单进平均水平提升32.8%,智能化煤矿为近两年煤炭增产保供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煤矿

0评论2023-05-052797